close

轉錄自 http://www.dpes.tc.edu.tw/lib/candle/di_65.htm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1987年的聖誕節前夕,當我正在美國進修資管碩士學位時,有一門課要求我們四個人一組到企業去實際幫他們寫系統,由於同組的另外三個老美對系統開發都沒什麼概念,所以我這位組長只好重責一肩挑起,幾乎是獨立完成了所有的工作。終於拖到了結案,廠商及老師對我們的(其實是我的)系統都相當滿意。第二天我滿懷希望的跑去看成績,結果竟然是一個 B,更氣人的是,另外那三個老美拿的都是 A。



我懊惱極了,趕快跑去找老師。『老師,為什麼其他人都是 A,只有我是 B?』



『噢!那是因為你的組員認為你對這個小組沒什麼貢獻!』



『老師,你該知道那個系統幾乎是我一個人弄出來的,是吧!』



『哦!是啊!但他都是這麼說的,所以...…』



『說起貢獻,你知道Bryan每次我叫他來開會,他都推三阻四,不願意參與嗎?』



『對呀!但是他說那是因為你每次開會都不聽他的,所以覺得沒有必要再開什麼會了!』



『那Jeff呢?他每次寫的程式幾乎都不能用,都虧我幫他改寫!』



『是啊!就是這樣讓他覺得不被尊重,就越來越不喜歡參與,他認為你應該為這件事負主要責任!』



『那撇開這兩個不談,Mimi呢?她除了晚上幫我們叫Pizza外,幾乎什麼都沒做,為什麼她也拿A?』



『Mimi啊!Bryan跟Jeff覺得她對於挽救貴組陷於分崩離析有絕大的貢獻,所以得A!』



『親愛的老師!你該不是有種族歧視吧?』



『噢!可憐的孩子,你會打籃球嗎?』



這事到底干籃球什麼事?這麼說吧,任何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大學生,對於競爭大約都不會陌生。大考、小考、一路到聯考,能夠順利進到大學的,大概都算得上是競爭中的勝利者。但是不幸的是,聯考的競爭比較像是打棒球,而不是打籃球。你瞧,如果你當一個外野手,球飛過來了,你只能靠自己去接住它,別的隊員跑過來,不但幫不上忙,還可能因而妨礙了你的接球。聯考也是這樣的一場個人秀,無論你的親朋好友、老師同學有多麼的想幫你,你最後還是得自己一個人進考場,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奮鬥。



但是出了聯考大門,你會發現這類個人秀型的競爭是很少見的。不論你是工程師、經理人或是特殊教育的老師,你的成就必須仰賴別人跟你的合作。就像是一個籃球球員那樣,任何的得分都必須靠隊員之間縝密的配合。好的籃球球員如Jordan,除了他精湛的球技之,更重要的是他與隊員間良好的默契,以及樂於與隊員共同追求卓越的精神。



時間過得好快,一轉眼就已經過了十年的時間,回顧我學習的歷程,我發覺在那天上午,我的老師給了我一份甚至比碩士學位更寶貴的聖誕節禮物。他讓我瞭解到狹隘的抱著「你贏就是我輸」甚至「只取不予」的生活態度,雖然有時會佔到一些小便宜,但是最後卻只會造成自己悲慘的下場。不論我的目標是升官、發財、還是單純地享受工作樂趣,我都需要團隊的合作才能達到目標。今天的我,每一天的工作都需要上級的提攜、同事伙伴的幫助,以及系上同學的大力配合,感謝上帝,從那天開始我就再也沒有那麼輕忽地就搞砸過自己的團隊。



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,父親常常告訴我:『人生就像是一局橋牌,能夠把一手爛牌打到最好,就是成功。』他說得很有道理,但是在這裡,我想要說的是有時候人生也像是一張牌,不論你是一張黑桃老K還是紅心小三,重要的是,你是不是在一組同花順裡面。』一個人無論多麼能幹、聰明,多麼的努力,只要他不能或是不願意與團體一起合作,日後絕不會有什麼大成就。



所以!你會打籃球嗎?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!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在整理以前的信箱時發現的文章, 剛好也和最近的處境有點相似...



另外還有一篇



http://wwwbalance9999.blogspot.com/2007/11/blog-post_4871.html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何謂天才,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;反過來說,你眼中的蠢材,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。



例如: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,既無食物,也無水喝,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「天才」,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。



相反地,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,那麼情況將會完全不同,你可能會認為他是「白癡」。



的確,天生我材必有用。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;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,可是他們「把自己放對地方」,所以成就非凡。



史蒂芬.史匹柏就是個例子,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,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。相反的,他走進電影工作室,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。今天,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,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。



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,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,他因而回心轉意。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,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?



其實,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,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。



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「骯髒」,床第間的私密用語到了街上即成「髒話」。是不是很有趣!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,只要吐出來就變得「嘔心」,把它吞下去反而「有營養」。



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,只要放對地方(埋在土裡),也能滋養大地,開出美麗的花朵,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。



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,是沒用或卑賤的,任何人或物,只要放對了地方,都會成為有用的「可造之材」。



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舞台,並且盡情歡唱生命之歌。



生命的最高境界,即是選對舞台,走出自己的路,然後盡情地發揮獨特的才華與能力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sz 的頭像
    marsz

    迷戀

    mar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